工作盘点
仓山区后巷路浦上廉租房小区,62岁的陈懋先静静地坐在家中。深红色的窗帘,挡住了冬日的严寒,也给屋内平添了许多温暖。
陈懋先原是鼓楼区华大街道九彩社区居民,离异后因没有房产,只能带着儿子四处漂泊寄居。身患癌症的他,每月还要为房租、学费、医疗费、生活费等犯愁,生计十分艰难。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能挡风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一首《蜗牛的家》的歌,唱出了陈懋先的心声,有一个蜗居,成了他最大的梦想。
去年1月,这个梦想终于成了现实。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老陈在浦上廉租房小区分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廉租住房,两室一厨一卫,老陈对新房很满意。
最重要的是,房租大大节省了,新房月租才29元,年租金不到350元,而过去,每月的房租就要300多元!老陈对政府充满了感激。
租住在浦上廉租房小区里的住房困难户共有130多户,他们对政府的关怀同样心存感激。为让居者有其屋,去年,我市住房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立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了实施廉租住房制度。
——安排155户最低收入困难家庭入住廉租住房,享受政府提供的实物配租;
——建设600套约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将在今年上半年竣工;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工作盘点
仓山区后巷路浦上廉租房小区,62岁的陈懋先静静地坐在家中。深红色的窗帘,挡住了冬日的严寒,也给屋内平添了许多温暖。
陈懋先原是鼓楼区华大街道九彩社区居民,离异后因没有房产,只能带着儿子四处漂泊寄居。身患癌症的他,每月还要为房租、学费、医疗费、生活费等犯愁,生计十分艰难。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能挡风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一首《蜗牛的家》的歌,唱出了陈懋先的心声,有一个蜗居,成了他最大的梦想。
去年1月,这个梦想终于成了现实。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老陈在浦上廉租房小区分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廉租住房,两室一厨一卫,老陈对新房很满意。
最重要的是,房租大大节省了,新房月租才29元,年租金不到350元,而过去,每月的房租就要300多元!老陈对政府充满了感激。
租住在浦上廉租房小区里的住房困难户共有130多户,他们对政府的关怀同样心存感激。为让居者有其屋,去年,我市住房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立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了实施廉租住房制度。
——安排155户最低收入困难家庭入住廉租住房,享受政府提供的实物配租;
——建设600套约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将在今年上半年竣工;
——市财政安排1200万元资金,用于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安排专项资金10.02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18.5万名市属国企退休和下岗职工的住房工龄补贴;
——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255万平方米,去年已竣工13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80万平方米,竣工约30万平方米。
目前,我市人均住房面积低于6平方米的低保户已全部入住廉租住房,今后3年,城区约1.5万户低收入家庭也将解决住房困难。
百姓心声:
仓山区居民延芳:因为家庭困难,我们一家长期租住在一座旧民房内。后来老房子倒了,我们只好向政府申请廉租房。去年3月,我终于搬进了廉租房里,26平方米的新房每月租金只要26元,我们很满足。
东街居民李大姐:邻居魏依伯快70岁了,是位孤寡老人,租住民房内,生活很困难。去年,政府给他安排了3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也办了低保。看到老人晚年生活有保障,我们这些邻居也很高兴。
新闻回放
2007年3月9日,全市国有房产管理工作会议决定,筹集资金1190万元用于全市4800户低保户租赁补贴,计划核减200户廉租户租金,安排资金88万元用于低保户物业费减免。
2007年4月27日,金山桔园二期5.5万平方米394套小高层商品住宅推出,这是我市首批“双限(限价格、限销售对象)房”,销售均价4200元/平方米。
2007年6月12日,市政府颁布实施《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2007年12月1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调整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对象标准。
2007年12月20日,省政府出台经济适用住房新规,全省所有设区市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须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按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等因素进行轮候,5年内不得出租上市交易。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