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天比一天高,什么时候才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房住?”这是2月29日,央视推出“连线北京”全国两会话题征集时,我省百姓议论最多的话题。9日晚8时许,在央视两会特别节目《我建议》现场,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民、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住宅与房地产业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徐滇庆教授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及房地商代表潘石屹等人,就此类话题深入探讨,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潘石屹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按揭贷款能增加年轻人责任心
潘石屹认为,能够交得起占房价30%到40%的首付款,就算是有能力者,应当尽早买房。这个“能力”的概念也包括父母的力量。生活中有点压力并不是坏事情。每个月都想着还银行的按揭贷款,能够使年轻人增加责任心,这并不是坏事情。
任志强 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
欠银行钱不等于负债
任志强表示,欠银行的钱并不等于负债。如一个人买了价值一百万的房子,相当于他的资产增加了一百万,那么贷款90万,并不意味着他就欠钱了。但贷款的基本条件是还了按揭以后剩余的钱还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如果做不到这点,就叫超量消费,不值得提倡。
徐滇庆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政府应分层次多途径解决住房问题
徐滇庆教授说,政府在解决民生住房问题上应该做到让老百姓买不起大的,买小的;买不起新的,买旧的;买不起贵的,买便宜的;买不起,租得起;租不起,白给你。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盖一些小户型;搞活二手房市场,调动已有存量。此外,政府要对需要的人群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