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促进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各方普遍开出了适度微调现行货币财政政策以促进投资的药方,但是学者呼吁,在各方博弈的微妙时刻,不宜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
“从房地产成交数据来看,房地产多空双方的博弈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微妙的时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李建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北京市统计局8月19日公布北京房地产市场数字显示,7月北京住宅销售套数降至近两年来最低,售出4194套,不到2007年同期四成。这一数字也创下了两年来的新低。
7月上海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仅为117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9%,同比下跌幅度达到60%。国内房地产成交量萎缩现象在延续。
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抵抗能力”也接近极限。各城市已经出现多个出让“地王”断臂求生的案例。不少实力雄厚的开放商也不得不投入外商的怀抱,一起渡过难关。
昨日财政部发布的7月份税收分析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多空力量的僵持。
2008年7月份,与土地相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3个税种的收入总计为143.06亿元,同比增长79.4%,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了25个百分点,比今年1~6月份的累积增速回落24.4个百分点。
7月份,契税收入完成8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8.2个百分点,比今年1~6月份的累计增速回落了17个百分点。契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7%。
财政部表示,土地增值税、契税收入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低迷,商品房的成交量急剧萎缩。
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与去年同期的上涨率基本持平,但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4%,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了近28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认为,房地产交易量萎靡,一方面是因为房价过高超出多数人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是宏观调控作用逐渐显现。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是此前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
张晓晶表示,房地产投资此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已经太高,在北京这种城市甚至超过了50%,房价泡沫必然要经历一个破灭和消化的过程。宏观政策不宜在现在放松,否则将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