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紧缩,楼市断粮,楼市泡沫是否破灭?
丽水的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5000多元,2007年的房价却在疯狂炒做中,攀升到了10000元一平米,事实上,丽水的房价高的离谱,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的不少房地产企业都像万松公司一样,靠民间集资来筹集资金,比正常贷款高出几倍的利息成本,也被房地产开发商转嫁到了房价当中,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这个靠高利息、高房价支撑起来的楼市,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那么,最终压垮丽水楼市的,又是哪一根稻草?来听听金融部门的分析。
就在丽水市房价疯涨的2007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也越收越紧,从下半年开始,各个银行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明显下降,国家的银根紧缩政策开始在房地产市场显现出来。
记者:“去年大概是多少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丽水分行行长徐小康:“整个丽水市,我现在总共房地产贷款余额是六百多亿,2007年底,2008年现在目前我们新的项目还没有进。”
徐小康告诉记者,目前建设银行丽水分行对房地产的贷款审查更加严格,贷款规模也缩小了很多,记者从丽水银监局的一份统计资料上了解到,今年4月份,整个丽水市的房产开发贷款只有1.3648亿元,比年初减少了6457万元。
邹建新:“银行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的小企业,有的企业就根本拿不到贷款,那么这样只能靠自己的钱,或者是靠社会融点资。”
2008年,由于很多房产企业资金出现紧张,拿地的积极性突然下降下来,政府推出的大量地块,除了个别地块被大公司拍去外,其余的土地全部流拍,这个时候,丽水的楼面价又回归到了4000多元,然而对房地产的紧箍咒才刚刚开始。